3月28日,智能药学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暨生物医药集群产才对接专场活动在南京举办。活动由江苏省工信厅、南京江北新区、中国药科大学共同举办。
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苏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现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爱勋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集聚各类资源,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智能药学培养模式革新,促进生物医药领域产才交流合作,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集群高质量发展。朱爱勋表示,江苏将持续深化“1650”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生物医药集群“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创新、转型、智造、服务”四大工作抓手,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和政策联动,扎实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当前,药物研发范式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跨越式跃迁。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中国创新药研发正迎来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君在致辞中强调,在人工智能与医药深度融合的变革中,人才是破局的关键。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药学教育、科研创新紧密结合,取得累累硕果。“未来,我们将孵化培养新一代药物研发全产业链生态,为全球医药创新贡献中国方案。期待将智能药学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建成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推动江苏在生物医药领域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戴建君说。
今年1月,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正式落地。9月,生物医药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制药产业学院、生物药物学院、智能药学交叉研究院也将正式落户江北。现场,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伟表示,本次活动中,智能药学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正式成立不仅是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的务实举措,也是各方破解“科研与产业脱节、人才与需求错配”难题的关键抓手。“希望我们聚焦产教融合,全力构筑协同创新生态圈。我们也将全力以赴为企业经营、人才集聚创造一流环境,努力让新区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想家园。”王伟说。
活动期间,“智能药学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正式成立,一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有关项目签约落地。本次签约通过“技术-算力-数据-临床”全链条资源整合,着力破解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周期长、算力成本高、临床转化难等痛点,标志着智能药学进入“跨学科协同、全生态共建”新阶段。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集团董事长肖伟,瑞士科学院院士霍斯特·亚瑟·梵格,江苏省工信厅产业人才合作处副处长袁园,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数据信息部部长徐晓岚进行了主题报告。多位企业代表围绕“智能药学产教融合创新”举行圆桌论坛。(潘霄想 沈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