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好,万物更新,外出踏青游玩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必选题”,但“去哪玩”却又成了让人为难的“选择题”。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一,正值春光好,栖霞山创新推出“赶吉庙会”春日系列活动,依托栖霞山深厚历史底蕴,融合传统非遗庙会与潮流市集文化,打造抢“鲜”食、争“先”机、得“闲”游三大玩法板块,以优质文旅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为提振南京春日文旅消费贡献“栖霞力量”。
春日“赶集”也“赶吉”,传统庙会焕发潮流活力
自隋唐时期起,栖霞山就已经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民俗庙会举办地。伴随时代演变,栖霞山因固定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举办庙会,渐渐得名“三一庙会”。
今年,栖霞山立足于传统庙会“赶大集”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市民游客文旅需求的现状,结合岁时节庆民俗和栖霞山历史人文资源,推动“三一庙会”春日焕新升级,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赶吉庙会”,打开栖霞之春的大门。
走入“赶吉庙会”活动现场,这里有鲜绿清香的艾草青团、咸鲜适口的蟹黄包点、栖霞龙潭“水八仙”等传统鲜食,也有咖啡、果饮、桂花酒酿等元气潮流饮品,多个新中式品牌与非遗技艺类项目相映成趣,“疗愈”专区凸显栖霞自然底色……现场有消费者评价说“在这里看见了不一样的栖霞山,很潮很好玩”。
从鲜食潮饮、文创好物、非遗体验到现场演艺,“赶吉庙会”活动并非常见市集活动的“复制粘贴”,而是在传统庙会活动基础之上打造新消费场景,市民游客既能收获庙会“本味”,也能体验潮流“趣味”。
更鲜活、更好玩,“非遗+栖霞”萌发融合魅力
用泥塑形、开孔、烧制、上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可能难以相信,这样一个既可以拿在手里把玩,又可以吹响的太平泥叫叫是这样诞生的。
“太平是寓意,泥是材料,叫叫是声音”,唐颖很耐心地为现场游客解答关于“太平泥叫叫”的问题,“后来也逐渐演变出能为孩子们带来健康平安好兆头的说法。”传承人唐颍虽然年纪不大,但学习这项非遗技艺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如今作为区级传承人的她,在保留太平泥叫叫传统内容的前提下,正努力在造型和用途上进行创新,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项能吹响的非遗技艺。
非遗青年化、时代化,从禅风服饰到正宗潮糕,从幻彩面艺到文房四宝,广大市民游客在逛游栖霞山新型庙会之余,还能从多维度、全方位看见“非遗”,体验非遗技艺融合现代审美后的动人魅力。
“平时家里的娃儿都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但你看他现在抱着泥叫叫不撒手,特别喜欢”,从浙江来到栖霞山旅游的马女士说,“好像回到了我们小时候,逛庙会、玩纸翻花、看花灯的感觉,东西还比我们那时候更好玩了。”
栖霞山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组织本次“赶吉庙会”活动的初心,就是想要打造具有特色民俗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文化等核心要素的新型庙会,构建"非遗活态展演-民俗互动体验-文创产业聚合"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体系,探索“非遗+”融合发展道路更多可能性,让“非遗”更鲜活、更好玩,为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按下“快进键”。
从“秋季”到“四季”,栖霞山迸发澎湃消费潜力
栖霞山作为文旅名城南京的代表性景区之一,已然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秋游栖霞”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文旅消费者的一致选择。栖霞山并没有停步于“老字号景区”“必游经典景区”等赞誉之前。
春入大地,自2025年2月起,栖霞山持续推出赏花踏青、特色音流会、非遗互动体验、春日养生茶会、薄膜绘春等主题周活动,周周都有新体验,让“更年轻”的栖霞山深入人心。
本次 “赶吉庙会”春日系列活动只是栖霞山四季品牌活动的其中一环,在后续的夏、秋、冬季还将有更多精彩活动蓄势待发,为广大市民游客备好更有栖霞特色的丰盛“文旅大餐”。(苏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