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辆白色国产大型柴油客车陆续装满货船,从江阴联合物流码头缓缓驶离,开启了直航沙特阿拉伯吉达港的远洋之旅,这是记者近日在江阴港看到的繁忙一幕。据江阴联合物流码头生产部负责人陈耀栋介绍,这是江阴港开埠以来单次整车出口规模最大的作业,也标志着江阴港为长三角汽车产业出海开辟了一条高效新通道。

  从“江阴-圭亚那”“江阴-葡萄牙”新航线开通到此次“江阴-沙特阿拉伯”批量整车出海,今年以来,江阴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货物奔向“一带一路”。今年1-2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显著,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023.59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113.46万吨,仅2月份,江阴港沿江码头完成2691.07万吨,同比增长11.3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0126标箱,同比增长29.41%。

  货物的增量得益于港口的提级扩能。从江阴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最近,江阴港一口气“上马”了3个重点项目推动港口能级再提升。联合物流码头也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计划续建上游段闲置岸线,并结合已建的下游段泊位,改扩建为4万吨级件杂货泊位。此外,利港电厂1号码头计划把现有的3.5万吨级泊位升级改造为7万吨级散货泊位;扬子嘉盛液化天然气码头计划改建为2个3万吨级的液化天然气泊位。

  选择从江阴港出海,相中的还有江阴港港口服务的提档升级。“与传统滚装船运输相比,散货船模式展现出显著优势,我们采取‘绑带固定+隔离保护’的方式装运车辆,不仅船期、单次装货量可灵活协调,而且运输成本更低、装卸更快,更适合小批次车辆集装出口。”陈耀栋说,此次客车出海还享受到了海关的“抵港直装”等政策,实现了车辆从工厂到船舱的无缝衔接。

  “依托港口优势资源,整车出口业务辐射至长三角区域。”江阴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关务部经理吴金法透露,运往沙特阿拉伯的客车由安徽某车企生产制造,自2024年通过江阴港开展汽车出口业务以来,企业已累计完成出口17批次,涵盖工程自卸车、消防车、洒水车等多种车型,服务网络覆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有限的岸线资源上更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江阴港正加速推进长山港区东江作业区项目启动,让港口码头“串珠成链”。“切实发挥长山港区1.5公里成片自然岸线资源,东江作业区计划采用挖入式港池布置形式,布置万吨级以上泊位共14个,形成通过能力约1800万吨、集装箱40万标箱。”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士透露,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江阴港货物吞吐量再跃升。(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