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件案,解一家结,将心比心,修正关系、消除误会。近日,如东县岔河镇上演了一场“特殊护送”——岔河法庭联合村委干部,将年逾七旬的离家老人送回阔别一年多的家。

  “法官同志,我儿子不让我回家……”春日清晨,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地将诉状递到岔河法庭。一年前,老人因家庭琐事与儿子发生争执,一句“我再也不回来”的负气话,让老人倔强离家。村委见老人居无定所,便为其安排了临时住所。随着时光流逝,老人思家之情愈发强烈,却担心儿子仍心存芥蒂,最终鼓起勇气寻求法庭的帮助。

  法庭调查发现,这起纠纷背后并无根本矛盾,只是父子双方都拉不下面子沟通。秉持着“先解决问题、再修复关系”的原则,承办法官张金山转变思路:化解这类家事纠纷,不能只讲法条,更要疏通心结。法庭迅速启动“庭村联动”机制,邀请村调解员、乡贤代表组成调解小组,带着老人踏上了“回家路”。门开瞬间,父子四目相对,积攒的思念与愧疚在沉默中翻涌。日后回访中,老人表示父子二人已和睦相处,重拾亲情。

  编织解纷一张网、拓展司法服务半径,这是岔河法庭深融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岔河法庭充分发挥法庭、巡回审判工作站、村委、调解网格员各自优势,编织起“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解纷一张网”,实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联络、第一时间处置,打通为民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发挥法治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护航作用。(时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