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当前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期,盐城市滨海县各地正抢抓当前晴好天气,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奔赴田间地头,多措并举帮助群众赶早春、抢农时,全力以赴绘好“春耕图”,为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眼下,滨海县小麦大面积进入了反清拔节期,连片的小麦绿意盎然、长势良好。在正红镇昧洋村的麦田里,种植户们正忙碌着整理田垄,不远处,农技人员正查看苗情“现场会诊”,开展春季田管技术指导。3月中旬,这片麦田刚迎来今年第一次春灌。

  在春管的关键时节,滨海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多名农技专家以农技服务小分队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采取包片、包段、包户的方式,实时监测小麦苗情、病虫害情况。同时针对冬小麦不同苗情和墒情实施田间管护措施,及时解决农户在冬小麦管护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为冬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全方位助力春耕生产。

  随着气温回升,田间郁闭程度增加,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等病虫害发生程度将进一步加重。“防治小麦白粉病也要抓住发病初期用药,纹枯病、茎基腐病病株率达10%,麦蚜百株蚜虫量达500头,麦蜘蛛每尺达200头,白粉病病株率达5%,就需开展防治。”滨海县植保站农技人员顾明吉在田间一边查虫,一边提醒农户及时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

  春风和畅,暖意渐浓。在八巨镇友谊村的春萍家庭农场里,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麦田上空,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嗡嗡作响,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药水均匀地喷洒在麦田上,实施小麦除草。短短十多分钟,30多亩麦田就完成了喷洒作业。

  科技助力,让春耕备耕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农场采用的是无人机飞防,还有植保机,现在大田种植无人机飞防工作效率非常高,一天的工作量能飞800亩左右。”春萍家庭农场负责人施春平说,智能化农业装备的普及应用,不仅实现了精准高效,还大大节省了人力,帮助农民实现了科学种田的梦想。

  近年来,滨海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前,随着农技服务和“科技春管”的深入推进,滨海广袤的田野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一幅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正在黄海之滨徐徐展开。(陈星宇 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