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常州金坛区委网信办联合西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西城街道文化站、小红妈爱心社举办“品读红色家书,传承信仰力量”网络中国节·清明诵读主题活动,河滨社区儿童“关爱之家”、西城街道城南村委、尹文琴名班主任工作室、消防指战员等计100余人参加活动。
初心如炬:红色家书里的信仰之光
活动共同观看微视频《红色家书之烽火邮路》,社工通过《家书里的新中国》主题荐书,串联起先辈的嘱托,让观众在字里行间触摸新中国成长的精神脉络。陈奕涵同学以清脆童声讲述《烽火家书-林心平》,重现抗日英烈“甘洒热血化彩虹”的壮烈人生;石子墨等12人带来的朗诵《长征》让大家感受到革命先辈“风雨浸衣骨更硬”的坚韧。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的绝笔、林觉民“以天下人为念”的呐喊,让青少年触摸到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红色家书》《新时代新风尚》《永远的九岁》《刘胡兰》等节目,通过诵读、演讲、快板、情景演绎等形式,生动展现革命者不畏困苦、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现场掌声不断。
童心向党:时空对话中的精神共振
朱丽敏、丁苏阳带来的时空对话《建昌圩里的倾心交谈》,让历史与现实产生情感共鸣。10多名志愿者接过“红色小使者”证书,承诺成为精神火种的传递者。西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唐忠华致辞“种下今日敬意,收获明日脊梁”,强调红色家书作为信仰种子的时代价值。青少年思索时空寄语,在淡黄信笺上认真写下“愿山河无恙”“传承有我”等誓言,并逐一投寄到时空信箱中。汤佳钰等“红妈信使”现场朗读《时空追思——不朽的英雄魂》,将气氛推向高潮。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童趣化、体验式教育打破历史与现实的隔阂,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少年血脉。
恒心筑梦:红色视域下的当代赓续
金坛区委网信办、西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以“小红妈”为教育载体,将红色教育融入立德树人体系,积极构建多元教育场景:通过好书推荐、家书诵读,让红色家风与经典文化相融;通过“红妈重走初心路”“长荡湖上红书舫”,将红色教育融入传统节日与志愿服务;通过“开学第一课”“红色成长档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通过“流动课堂+实践基地+云端平台”三维联动,累计培养陈奕涵、汤佳钰等“红色小飞燕”100余名,服务群众50000余人次。“小红妈理论巴士”获评江苏省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小红妈志愿宣讲队被评为常州市理论宣讲示范队。由五老对象、巾帼志愿者、青少年学生组成的红色宣讲矩阵,正以“童声讲党史、新风进万家”的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金善金美”的精神答卷,信仰力量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沈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