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金坛撤市设区10周年。作为区域性新兴制造业基地,金坛坚持向新而行,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生产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我们公司的名字中就有‘创新’,已将创新注入血液和基因。”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刘静瑜说。落户金坛十年,企业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企业。

  作为动力电池链主企业,中创新航牵头组建了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并搭建了产业创新联合体,形成共有技术平台,把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产业成果。

  产业链伙伴、与中创新航一路之隔的贝特瑞(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将创新融入企业基因。作为贝特瑞国内最大的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企业产品技术指标参数达国际领先水平,去年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推动电池材料不断创新升级。

  在动力电池产业链领域,金坛现已集聚关键环节重点企业30多家,产业链完整度达97%。“我们将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计划,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企业集群,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金坛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链是产业链的“探照灯”,产业链是创新链的“试验场”。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魏长赟在铝箔封口领域引入透视检测技术,已在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应用,“企业如果自己投资建设实验室、招聘科研人员,成本较高。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魏长赟说。

  进一步做优“微笑平台”,金坛区加快建设华罗庚科学城、产教融合创新示范中心,推动与河海大学深度融合,提升华罗庚创新中心、长三角华罗庚科创港运营质效,支持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面打响华罗庚科创品牌。

  3月2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在杭州举行,华大集团常州新一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携基因组学研究和体外分子诊断领域的最新研发工具mMPS技术及其应用产品亮相。该全球领先成果由华大集团在金坛孵化。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成生物学首席科学家、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所长沈玥说,依托华大平台,正加快一批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向产业端转化。

  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将牢牢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奋力抢抓常金同城化机遇,以“改革创新转型年”为抓手,以重大项目突破和“微笑经济”创新行动为牵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从“五新产业”向“五型经济”提升,促进经济规模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努力为省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