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春光明媚,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紫金山下紫山村里的各类非遗工坊,邀请游客体验制作技艺。
沿山间小路经过紫山村,阵阵中草药香扑面而来,游客们循着香气走进曹氏香包艺术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放着多套研磨工具,针包布面一应俱全,不少游客饶有兴趣地体验手工香包制作。工作室负责人井秋红边缝制香包边向游客介绍:“‘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入春后村里家家习惯自制香包防感冒、抵御蚊虫,香包的缝法跟缝被面一样,并不复杂。”
“福袋花饽饽寓意代代有福,寿桃寓意健康长寿,今天我们就用不同颜色面团学着制作这两款花饽饽。”徐杰非遗艺术馆内,铜山区花饽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岩在为游客讲解花饽饽制作技巧。参与者将不同颜色的面团揉捏出不同造型,放入锅中蒸熟,20分钟后就能带走亲手制作的花饽饽。
紫山村是清代学者张竹坡的故里,村内还留有清末民国时期书法家张伯英的故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紫山村改造村民闲置房屋,引入1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工作室,着力打造紫山艺术村落,焕发传统村落新生机。(陈彤 周楠 柳明扬 李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