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新洋街道盐电社区以流动式“小院议事会”为载体,通过“小阵地”释放“大能量”,着力打造组织生活常态化、服务群众精准化、基层治理多元化新格局。

  

  ​​党建引领聚合力,“小院议事”解民忧。新洋街道盐电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集中区,辖内有2个托管小区、3487户居民,老龄化率达42%。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社区党委创新推出“小院议事会”机制,将协商平台搬到居民家门口。通过“党组织引领+网格员联动+居民自治”的模式,社区将议事触角延伸至每个单元楼栋,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为确保议事过程风清气正,社区党委制定《“小院议事会”廉洁公约》,明确“严禁吃拿卡要”“杜绝暗箱操作”等纪律红线,由社区纪委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每一项决议经得起群众检验。截至目前,该社区已协调解决充电桩安装、路灯安装、社区食堂、下水道疏通、雨污分流、围墙重建、飞线充电整治等民生难题42件,惠及居民超2000人次。

  ​​“红色引擎”驱动服务升级。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头雁”,亭湖区人大代表、新洋街道盐电社区党委书记李霞带领党员骨干组建“红色管家团”,推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闭环机制。李霞带头签订《党员干部廉洁承诺书》,在老旧小区改造、民生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中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主动在党务公开栏公示项目预算、施工方招标等信息,接受居民监督。针对电厂西区汛期易涝问题,社区党委联合城投集团开挖明沟、重埋管道,彻底解决困扰居民数十年的积水顽疾;在港口六公司家属区增设充电棚、修复破损护栏,消除安全隐患;推动适老化改造,将闲置空地打造成休闲广场,配备防滑步道和健身器材,让老年居民“老有所乐”。截至目前,该社区通过议事会推动落地的民生项目达29个,群众满意度达98%。

  

  ​​多元共治绘就幸福底色。盐电社区以“小院议事会”为支点,构建起“党建+文化+服务”的全域治理体系,依托“红石榴家园”“康乃馨服务站”等特色阵地,社区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进小区、长者幸福食堂助餐、困境儿童关爱等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该社区创新打造“盐电有+”系列品牌,秉承“有‘盐’与居民同咸淡,有‘电’与群众共冷暖”的服务理念,开展“金蛇启新程运动趣”“蛇舞元宵映华彩”等主题活动20余场,惠及居民超万人次。同时,社区创新“云上议事厅”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实现民意“一键直达”,累计处理线上诉求120余件,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榜样力量激发治理活力。在李霞的带动下,“党员先锋岗”“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成为盐电社区亮丽风景线。盐电社区党委常态化开展“廉政家访”“廉洁家书”活动,退休老党员自发成立“清风监督队”,对社区事务进行义务监督,形成“人人思廉、全民促廉”的良好氛围。退役军人张师傅主动担任义务调解员,成功化解邻里矛盾16起;退休教师王阿姨组建“银发宣讲团”,用方言讲述党史故事……“现在大家有事都愿意坐下来商量,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该社区居民孙大姐感慨道。

  ​​以“小切口”书写民生“大文章”。“我们积极践行‘五个一线’工作法,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居民群众手挽手、心连心,共同绘制‘共建美好家园、共治社区事务、共享发展成果’的和谐画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小院议事会’品牌,计划在明年打造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推动人脸识别门禁、高空抛物监控等智能设施全覆盖。”展望未来,李霞信心满满。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新洋街道盐电社区用一场场“小院议事会”架起了党群连心桥,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在这里,群众的“金点子”正化作城市治理的“金钥匙”,清风正气与民生温度交织,共同谱写着幸福社区的崭新篇章。(王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