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聚焦“双百”创建主线精准发力,围绕三大主导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引导集聚一批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螺旋上升,切实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江苏鑫腾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拥有100多位专业技术人才、80多项国家专利,OLED检测设备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该项目于2024年7月11日成功签约,用3个月的全速“冲刺”,完成全面投产。“项目2024年9月正式竣工投产,当年年底开票金额就超过6000万元。”鑫腾盛生产经理徐航舰说,“当前我们的在手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2025年计划实现开票金额2.5亿元。”

抓产业创新,既要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也要焕新升级传统动能。在翔宇电力生产车间,特种钢经过激光切割、抛砂打磨然后经由机械手进行焊接,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过去我们采用剪板机进行生产作业,四五名工人协同作业,一整天的生产量也仅能达到5吨。”激光切割机操作工冯建介绍,随着激光切割技术的引进,如今仅需一名工人操作一个班次,即可轻松完成至少10吨的生产任务。此外,在加工精准度方面也基本做到了零误差。

近年来,翔宇电力公司积极围绕输电线路特高压铁塔加工生产这根主线,充分利用公司省级技术中心和特高压研究中心两个研发中心平台,2023年以来共申报各种专利25件,获得政府研发奖补70万元;2024年再次通过省级高新企业认定以及省级智能车间、省级绿色工厂认定。“改造以后,产能从原来的年产15万吨,提升到了现在的22万吨。2024年我们公司产值超10个亿,今年有望达到12个亿。”翔宇电力技术副总张兴明说,“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了产能,更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现在,翔宇电力已经被列入科技上市培育企业。“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推动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带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区内企业产业升级和集群效应,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科技局创新科科长皇甫一锋表示。

平台、机制、效能……一个个关键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点穴”。近年来,淮阴全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建立科技型企业项目库,构建企业培育梯队,针对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分类引导和重点培育,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同时,疏通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上的体制机制关卡,充分发挥企业在两“链”融合中的优势和作用,最大程度激发发展活力与潜能。

激光切割机的火花、机械臂的轨迹、专利证书的编号、订单排期的表格……这些碎片化的细节拼凑出一个清晰的答案——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淮阴正以科技创新为笔,通过实施“链式创新”战略,加速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培育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书写着传统产业凤凰涅槃、新兴产业蓬勃生长的时代答卷。(王鹏飞 张儒家 李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