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明珠耀江南,百年工商续新篇。无锡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江阴民营经济活跃,产业基础雄厚,多年来稳居全国百强县前列。4月10日,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主办,无锡市企业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问道2025苏商高质量发展(无锡)论坛”在江阴成功举办。省内外政产学3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改革破局 开放聚势”主题,共同为苏商未来探路,为江苏发展聚势,为实业振兴赋能。
观大局:洞悉发展趋势,凝聚振兴动能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向2035远景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站在新时代、新周期的起点,江苏的企业家应该如何看清当前的局势?发展的信心又从哪里来?
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雷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广大苏商凝聚共识,携手并进。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升级方面,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开放合作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江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琪在致辞中表示,江阴的发展之路既是广大苏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现实写照,更是城市兴则企业兴、企业强则城市强的生动注脚。他寄语江阴的企业家,特别是青年企业家要传承好苏商“四千四万”精神,学习好苏商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真正把主业做强、特色做优、产品做精,在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中赢得市场竞争。
谋大势:前瞻产业风向,破解增长密码
江苏作为经济强省,也正处于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的关键阶段。那么,怎么看待未来的经济形势?制造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论坛上,分享嘉宾们以深邃的洞察力与前瞻性思维,剖析宏观经济与产业经济形势,探讨若干经济热点问题,为与会企业家带来极具深度与价值的思考启迪。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以《从“中国制造2025”——到新质生产力》为题作精彩演讲,分享了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成就:一是中国制造稳居世界规模第一;二是产品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良好发展势头;三是产业链体系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四是中国制造并不是“闭门造车”,对外开放势头非常好;五是中国制造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未来十年,中国制造怎么发展?黄奇帆认为要聚焦三个赛道:第一个赛道是“1+10”产业链集群,其中“1”是先进制造业,“10”是围绕制造业的十大生产性服务业。第二个赛道是绿色低碳和产业互联网,用“绿色低碳化+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把中国七成以上的存量制造业推向新质生产力赛道。第三个赛道是抓牢生产性服务业。
近年来AI浪潮席卷全球,那么如何拥抱AI?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以远东自身发展经验为例,分享了远东的数智创新战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持续革新企业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数智化与业务深度整合,实现业务模式、生产模式、基础技术等的创新;二是着力精益制造、数字化营销、完善保障机制等手段,实现未来五年提高人均、亩均三倍;三是通过数智化提高效益、控制成本,全面提升效益,提速增效、提质增效,不断提升远东的竞争能力。谈及未来发展,他表示远东将继续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促进中国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远东力量。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祥悦在演讲中阐述了今世缘酒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旨在打造中国白酒行业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面对行业深度调整,他提出要把握科技革命和消费升级机遇,通过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实施“3333”人才工程,强化市场营销、供应链协同、企业文化、质量管理、风险管控、人力资源等六大管理体系。创新方面,推动数智化转型(如智能酿造、绿色产业园)和产品年轻化,提升竞争力。市场策略方面,则是坚持省内精耕与省外扩张并重,同时布局海外。对于企业发展,他强调要真抓实干,以高效执行力和廉洁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探未来:激活创新基因,重塑产业生态
新时代背景下,苏商如何肩负起新的发展使命,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主题对话环节,苏商会常务副会长俞文勤与6位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围绕“改革破局 开放聚势”主题展开激辩,探讨如何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展现新生代苏商的活力与颠覆性思维。
无锡海达尔精密滑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光达认为,绿色化是用尽量少的能源做出尽量多的产品,实质上就是降本增效。无锡恒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在谈到企业转型时表示更看重国际化,中国企业出海正当时,不仅要把产品卖到全球,也要把生产车间搬到海外去,这其中需要考虑上下游客户。江苏创元合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华在分享企业转型发展时特别提到了信息化,他认为信息化让企业的效率提升了30%到50%,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是难以想象的高效,但一旦涉及,将会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受裨益。江苏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一敏在谈到企业代际传承时表示,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风险控制,质量要控制到100%,环保生产、安全生产是底线。江苏昆太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可盈认为,国际化一定会带动企业进行智改数转的转型升级,在转型过程中,专精特新应该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国际化是让企业快速学习的必然过程。
此外,会上还举行了国缘V9·苏商(无锡)创新企业家培育工程启动仪式。据介绍,培育工程将通过开展“从专精特新到领航企业”主题寻访、举办走进领航企业/创新企业学习交流、组织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会等活动,赋能优秀无锡企业家,为更多无锡本土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迈向更高的舞台。(季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