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草长莺飞;姑苏城内,智慧涌动。日前,“江南论教·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研讨活动在苏州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开幕。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顾月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其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王金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等出席开幕式,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鸣主持开幕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谈松华,教育部智慧教育创建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王珠珠,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刘三女牙,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汪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士进等专家学者特邀出席本次活动。

  顾月华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创新的时代命题,要守正,以教育的本质谋定技术的航向,需要文化铸魂,将双面绣的匠心、评弹的韵律转化为数字教育资源,让技术传承文化基因;要破题,以场景革命,重塑育人生态,从批量生产的教学方式转向精准的教学,放大教育者的智慧;要致远,在长期组织中谋发展,要具有双面绣千针万线的匠心,在技术的洪流中坚守初心。

  吴旭翔表示,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其纳入“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提供坚实保障。苏州将积极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期待与各地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活动现场,周志芳为谈松华、王珠珠、刘三女牙、汪琼、王士进颁发“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智库”专家聘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六项创新改革计划发布。

  活动中,专家们还就人工智能与教学新形态、GenAI教学应用常见模式及风险分析、人工智能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和教育应用思考三个话题做了报告。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和北京市朝阳区教委进行了区域经验分享。

  在平行论教环节中,专家们深度探讨“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数字素养提升”“评价改革”等四大主题,结合前沿理论与具体实践,展现了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真知灼见,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学术盛宴。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潮头,苏州教育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创新的苏州实践,加快构建智能时代教育新形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让人工智能成为启智润心的成长引擎,为“全纳、公平、优质、适切、开放”的苏式教育添上智慧之翼,为建设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添力赋能。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安徽、山东、福建、河北、海南等14个省份22个城市的教研、科研、电教、师训部门的领导专家,各高校和企业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殷冬雪 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