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江苏省癌症中心(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抗癌协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肿瘤科普百场行活动在南京市鼓楼市民广场启动。活动现场,江苏省肿瘤防治科普专家库成立,江苏省癌症中心(江苏省肿瘤医院)举办大型义诊。
2024年底,江苏省出台了《健康江苏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七大任务23项举措,第一条就是要大力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到2030年实现全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80%以上。江苏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束一平介绍,癌症防治,预防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如何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把癌症防治关口前移,让成千上万的群众受益,协同发力筑起抗癌防线?束一平强调,江苏省癌症中心将从四个维度重点发力:一是加强科普网络建设。成立省级肿瘤防治科普专家库,首批35位专家覆盖13个地级市,涵盖肿瘤外科、化疗、放疗等多个专业领域,联合三级癌症中心构建“省-市-县”三级科普网络;二是实施资源整合共享。针对江苏高发的癌种,编制防治核心知识,建立全省共享的科普资源库;三是打造权威传播平台。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发短视频、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建设线上线下多渠道的科普传播平台;四是推动科普基层精准覆盖。
通过开展全省肿瘤科普百场行活动,组织专家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七进”活动,将防癌知识纳入社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内容,将社会大众关心关注的肿瘤健康科普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增强全民防癌抗癌意识,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全程管理,科学防控!打造肿瘤防筛诊治康一体化体系
“通过多年的科普宣传,我们正在将肿瘤防治的关口不断前移,让更多人认识到癌症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宁宏教授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约1/3的癌症可以通过规避危险因素实现预防;约1/3的癌症通过早期发现可以获得根治;还有1/3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确诊时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我’,这种观念需要改变。”宋宁宏强调,“癌症不全是运气问题,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他表示,群众可以通过三级预防策略来防控。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即避免和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接触和损害。重点防控吸烟、酗酒、肥胖等明确致癌因素,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即通过有效的癌症筛查和体检,达到早期干预。三级预防:通过规范化的精准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宋宁宏介绍,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以泌尿系统肿瘤为例,肾癌患者出现传统教科书中“三联征”(腰部包块、血尿、疼痛)时往往已是晚期,而现在通过超声筛查就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通过早筛发现的早期肿瘤患者,不仅治疗效果更好,还能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早期肾癌患者术后十年生存率超过90%,且早期前列腺癌治疗后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8%以上。
“我们正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肿瘤防控体系。”宋宁宏表示,这个体系包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开展高危人群筛查、推广早诊早治、提升诊疗水平、完善康复管理体系等方面。
精准筛查,早诊早治!防癌体检避免“盲区”
“每年体检正常,却突然查出癌症晚期?”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蒋峰教授在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对此,专家指出,常规体检不等于防癌筛查,科学的癌症筛查需要“个体化精准施策”。
蒋峰教授解释,现在老百姓体检意识很强,但许多人做的仍是普遍性健康体检,关注血糖、血压、心电图等基础指标,却忽略了肿瘤筛查的“'特异性”。癌症筛查要在高危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例如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把胃肠镜作为筛查标准;长期吸烟者需定期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肿瘤防控需要重视“无症状期”。蒋峰教授提醒,比如乳腺癌患者摸到无痛性包块、食管癌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时,往往已非早期。“我们接诊的早期肺癌患者中,70%是通过CT筛查偶然发现,而非因症状就诊。为此,江苏省癌症中心已建立健康管理中心,针对家族史、吸烟史、慢性感染等高危人群,制定包含内镜、CT、肿瘤标志物等组合的个性化防癌套餐。”( 胥林花 周威 吴梦然)
江苏省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宋丹主任医师介绍江苏省8种高发肿瘤的科学筛查方法:
肺癌:筛查首选低剂量螺旋CT(LDCT)。
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适用于40岁以上的女性;超声检查作为辅助手段,尤其适用于致密型乳腺的女性;对于高危人群,如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有效的筛查工具。
胃癌:血清学筛查可提示胃癌风险等级,但确诊需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结直肠癌:肠镜检查。如筛查对象拒绝结肠镜检,推荐进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检测,任一项阳性者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如无法行肠镜检测,可考虑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
食管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肝癌:甲胎蛋白(AFP)+腹部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首选颈部超声,需结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宫颈癌:HPV检测和TCT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