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江阴市2025“才聚江阴·留澄之约”暨“职通澄工”移动就业服务驿站走进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招聘服务活动上,尊阳电子人力资源经理孙静兴奋地说:“江阴霞客湾校区和我们企业专业匹配度高,本次收获12份优质简历。”围绕促进产业与人才的协同融合,江阴市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安排11条线路,走进40所高校,组织近300家次重点骨干企业,推出6000个岗位,促进省内外各地高校毕业生到江阴就业发展,得到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向产业链动,推动 “靶向更准”

  围绕为产业服务,促产业发展,提升服务精准度,江阴市春节过后对1000家企业开展了春季用工、人才情况调查,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运行、用工、人才需求等情况,并围绕高校毕业生的引才需求,发放线上问卷调查1050份。

  江阴市还组织走访企业,直奔重点需求企业,详细了解人才需求情况,针对企业需求,通过现场对接和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与有关高校联系,了解毕业生专业、就业意向等情况。

  江阴市人力资源市场承路介绍说:“我们参与了春季校园招聘工作,市人社部门针对企业需求匹配相关高校很受欢迎。”江阴市针对制造业发达企业对工科类毕业生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分批推出春季校园招聘岗位,涉及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推向相关匹配高校。

  向供需架桥,推动“对接更畅”

  今年2月末以来,江阴市组织重点骨干企业进行分线、分批、分时“组团招聘”,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走进本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通大学等“引才量大”高校进行校园招聘;组织企业继续走进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长期合作”高校进行招聘。

  江阴市还利用江阴人社、江阴市人力资源市场、“澄聘通”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群、镇(街)、村(社区)人社工作服务网络,借助“就在江苏”等平台进行多轮校园招聘预宣传、岗位征集、活动推广。利用各有关高校招聘服务微信、伯乐校招等平台,向高校毕业生多轮次发布招聘活动信息、岗位情况。

  与此同时,江阴市结合校园招聘开展政策咨询、线上面试、简历诊断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学生轻松应对求职挑战。

  向深处迈进,推动 “影响更广”

  在南京工业大学招聘会现场,吕利同学说:“江阴的宣传很到位,我们深入了解了江阴,才选择了江阴。”为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了解江阴、走进江阴,江阴市在扩大影响力上下功夫,围绕让城市的魅力感染人,举办“锡望您来·澄就未来”哈尔滨工程大学江阴日活动,宣传城市魅力、人才政策,发放“才聚江阴・澄就未来”哈尔滨青年人才江阴行体验大礼包,涵盖驿站住宿、交通出行、园林游览等多种礼券。

  为扩大城市引才影响力,在武汉巡回招聘过程中,江阴市在常规专场招聘活动的基础上,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开展2025年华中科技大学“无锡校园日”专场推介会,并对实体引才联络站进行揭牌,组织企业代表、在读学子代表、毕业生代表进行推介宣传,同步宣传青年人才政策、聘请引才大使,组织江阴籍学子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等,全方位营造引才氛围。

  与此同时,江阴市还开展线上服务活动,以“澄E好岗·链动就业”为主题开展系列网络直播招聘,让广大高校毕业生足不出门就能找到心仪工作。

  向发展聚焦,推动“合作更紧”

  江阴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吴东科长介绍说:“我们持续在政校企合作上下功夫,聚焦本地高校,开展了小精专场校园招聘、企业HR定点定向招聘、企业HR进课堂、直播带岗、移动就业服务驿站服务等留澄之约系列活动,很好地推动了产业与人才的协同融合。”

  在春季校园招聘过程中,江阴市始终坚持“共建、共促”理念,从提升服务温度、服务质量入手,加快城市人才引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轮驱动,针对本土高校,市相关部门联动,共同开展服务对接活动,组织开展“才聚江阴·留澄之约”系列活动,城市、产业和招聘平台、岗位信息宣传、就业服务走进校园。

  江阴市还认真梳理企业反映的关于人才引进、就业服务等方面问题建议,采取“即时办结+限时办结”的方式,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双方密切联系,展开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在延边大学等高校新建引才联络站,推动定制化暑期实训与就业引导合作。(王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