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砸锅卖铁谋发展”的精神传承,到26℃温馨服务品牌的打造……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如东,会发现这座城市正以蓬勃的发展活力、贴心的服务理念,在制度创新与人文关怀方面不懈探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营商环境。
日前举行的2025如东(上海)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科创服务专委会(筹)主任、张江产业工程院院长张爱平这样说道——“如东的营商环境,彰显‘亲商基因’。”
撸起袖子加油干
面对曾经艰苦的自然条件,为了生存,如东人用一根扁担挑出了“半个如东”。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东人“不认命”,就怕错失良机。因此,“砸锅卖铁”也要谋发展。
1986年的一天,一名外商来如东进行投资考察,看到如东硬件和软件条件都不太好,房间没有空调,连泡个热水澡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心里那个凉,就给服务员打电话反映情况。一会儿,他看到一个年轻人挑着热水送到房间,连挑3担。外商有些过意不去,就跟年轻人拉家常,当得知年轻人是县里干部时,外商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到如东投资。因为他看到了如东的决心,如东的希望。
“三担水引来7000万美元投资”的故事,映现出如东人民吃苦耐劳、敢拼敢闯、勇争一流的“硬核”精神与时代担当。进入新时代,如东把握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找准自身定位,用好海陆统筹的独特资源,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效率推进县域发展。正可谓,百里海疆起宏图,如东踏上“逆袭”之路。
“支棱起来”的如东,以海强县。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仅洋口港就吸引了新能源、新材料落户项目超百个。以桐昆项目为例,从2018年12月签约,到2023年底全面达产,每个环节无缝衔接。洋口港的工作人员化身“背包客”,背着厚厚的汇报材料,往返于南通、南京,帮企业跑项目、跑审批,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推进项目,将一张张的批文背了回来。如今,这些“保姆式”的服务经验、做法在如东,不断被复制、推广。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直言,“金光项目作为如东有史以来投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产业项目,从奠基到单线试生产,用时不到24个月,这背后离不开如东高效、贴心的服务,确保了项目按期竣工投产。”“自洽谈开始,项目一直高速推进。”科森(南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强介绍,2024年6月28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团队与科森集团接洽,7月31日双方签约。此后,洋口港成立服务专班,招商、资规、审批等多部门联合推进,使得这家总投资7.1亿美元、土耳其在华投资最大的大型新材料项目得以迅速动工。
……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乘风破浪。如东始终以“奔跑者”的姿态,将“砸锅卖铁谋发展”的精神代代相传,给企业吃下“定心丸”,让这片土地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投资兴业沃土!
精准打造政策包
“竣备环节和事项有哪些?”“什么是‘竣备即发不动产权证’?”位于河口镇的中天耐丝和江东金具两个省市重大项目进入竣备倒计时,3月28日,县数据局政务服务代办中心工作人员奔赴企业,开展“竣备验收流程”指导。
县数据局通过推出“前延指导+延时服务”组合拳,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推行“四大服务指南”“基层代办帮办跟班学”“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生成服务举措”“竣备即发证”等一系列改革创新项目,出台“拿地即开工”“桩基工程施工许可”“施工许可一证办理”和“低风险投资项目简易审批”四大服务指南文件。“我们通过多渠道积极宣传,帮助企业选择适配的政策,同时提供全流程代办帮办服务,帮企业把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一降再降。”县数据局局长郁宏伟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近年来,如东精心准备了一揽子“政策大礼包”,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全力搭建政企沟通“互动桥”。
2月,如东召开全县作风效能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大会、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送出《如东县推进新型工业化2025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如东县2025年“如来如愿”营商环境提优举措》等政策“礼包”,吹响了发展的“冲锋号”。3月,江苏如东(上海)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成功举办,县委常委、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蔡东在推介如东投资环境时说:“今年,我区新修订了促进半导体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16’条、推进工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重磅激励政策,助力企业释放‘敢干’的动能。”
一揽子干货满满、诚意十足的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直达基层,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如东切实感受到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办事效能、更便利的贸易投资、更稳定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与活力。
敞开心扉优服务
在如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从深圳创业10年到扎根如东,真切感受到如东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26℃温馨服务。”2月17日上午,晶丹达智能终端项目在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开工,晶丹达(南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惠平的这番话,道出众多在如东创业的企业家的心声。
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忠海亲身见证了洋口港的飞速发展,对如东“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26℃温馨服务理念赞不绝口,“我们最开始进入如东,选择扎根如东,正是因为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对企业关心有加,服务贴心周到,更是让我们如沐春风,倍感安心。”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各部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生动实践。
县发改委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开展项目服务、申报指导,加强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指导,开展企业专精特新指导,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县科技局打造“科小二”服务团队,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打通服务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县数据局紧扣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切实需求,化身贴心“店小二”,持续优化全流程服务机制;县人社局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举办政策解读会、惠企服务宣讲等活动,将政策“大礼包”送到企业“家门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接全县重点规上服务业企业,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把脉问诊”解难题。与此同时,如东还开通“如来如愿监督相伴”微应用平台,整合惠企政策、服务保障、效能督查、满意评价四大功能板块,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今年,全县各地各部门将始终坚持“共性问题出政策,个性问题帮着办”的服务宗旨,持续扩大“如来如愿”品牌影响力,全力帮助企业“拓人脉、拉资金、招人才、找市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聚焦企业办事“快捷便利”,推动政务服务提速;聚焦涉企检查“规范包容”,推动市场监管提效;聚焦企业权益“保护有力”,推动法治环境提优;聚焦发展要素“高效支撑”,推动政策供给提档;聚焦区域特色“创新联动”,推动绿色开放提质;聚焦市场主体“感知体验”,推动助企服务提升;聚焦一流环境“凝聚合力”,推动环境氛围共促,助推如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如东,正以制度创新为笔,以人文关怀为墨,描绘出一幅营商环境的崭新画卷。展望未来,如东将继续砥砺前行,吸引更多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续写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袁嘉翊 陈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