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癌症大数据出炉,根据最新监测数据,全市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肺癌居第一位。针对此类病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有何治病良方?
2023年8月,金坛区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揭牌成立。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以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以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先进医疗设备为支撑,持续提升肺部疾病诊疗水平,推动实现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
以“智”赋“治” 创新防治体系
肺结节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关键指征,其良恶性鉴别长期困扰临床实践,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诊疗实现了“影像先行”。金坛区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国君介绍,智能诊断系统可高效地检出病灶或异常,提升早期病变识别率,并实现对结节的病灶测量及特征分析,给出恶性概率,为后续制定诊疗方案精准赋能。通过早期肺癌筛查诊断与精准治疗,该区早期肺癌发现率显著提高,肺癌治疗费用明显下降。
近日,市民孙女士在乳腺癌术后常规随访中发现右上肺孤立性结节,影像学提示有恶性可能。由于孙女士兼具乳腺癌病史与肺部新发病灶,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迅速启动MDT机制,联合胸外科、乳腺外科、影像科等科室专家展开多学科讨论并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了手术指征。人工智能在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生在AI技术辅助下设计精准微创手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健康肺组织,孙女士现已出院。王国君表示:“AI在肺结节诊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肺结节切除术中,助力三维重建技术将CT影像转化为立体模型,清晰显示结节位置、大小及周边血管,减少了手术风险、提升了治疗效果。”
闭环管理 优化医疗路径
在王国君的手机上,有一款名为“纳里医生”的APP,“我们可以用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跟患者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点开“纳里医生”,软件设置远程医疗服务、处方与检查单开具、药品配送服务等板块,为提升医患沟通效率、优化诊疗流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据了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正在加快金坛区肺结节全流程管理系统建设,预计年内完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信息科科长周燕介绍,该系统以患者为核心,整合影像、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数据,核心功能包括AI诊断、患者档案动态管理、个性化随访计划制定与提醒、多维度数据统计分析及权限管控等,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系统将通过AI辅助医生精准判断结节性质,优化随访流程,提升早期肺癌发现率,为医护人员提供手术路径优化,提升手术效率,助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与科研创新,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医”心守护 护航群众健康
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成立后,中心专家在日常工作之余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参与义诊20余场次,免费为金坛地区肺结节患者读片并提供诊疗服务。在去年全区组织的肺癌筛查工作中,专家们义务承担了筛查后肺结节读片工作,共完成肺结节读片1927例,其中高危结节352例,占比约18.3%。并对筛查出的肺癌患者给予精心治疗,共手术63例,均顺利康复、无一例并发症。去年12月,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启动“爱润金沙 肺常守护”大型公益项目,通过定期发放宣传刊物、医共体巡诊义诊、肺部肿瘤MDT诊疗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肺癌防治知识的认识,提升区域内肺癌诊治水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驻金坛专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金坛医院副院长、区肺癌诊治一体化管理中心主任林之枫表示:“依托肺癌三级预防诊疗体系,中心将加强与乡镇医共体医院的联系,联合家庭医生协会在全区开展肺部慢性疾病义诊,同时运用好人工智能、多学科联合诊疗及大数据等资源,构建起筛、诊、治、管全周期肺结节管理体系,织密肺癌防治网,为群众健康护航。”(陈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