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一幅幅民生画卷正从规划蓝图跃然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老旧水管涌出清澈水流,村卫生室焕发崭新气象,产业园区崛起现代化厂房……通过构建“专项视察破难题、挂钩服务通堵点、现场督办抓落实”的闭环机制,浦南镇人大将一项项民生承诺转化为群众笑脸,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书写了担当作为的鲜活注脚。​

  健全挂钩督办机制,压实项目建设责任。浦南镇人大主席团建立了“一件民生实事、一名主席团成员、一套推进方案”的挂钩督办机制,确保每个民生项目都有专人负责、有计划推进。在镇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刘宝通等代表提出“新圩村自来水管道水压不足”问题,镇人大主席迅速牵头成立专项督导组。督导组通过实地走访,查明原有管道管径偏细、年久锈蚀等症结所在。镇长亲自领办该项目,组织建管、水利、自来水公司等多部门现场办公,制定出“拖管施工”的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席团先后3次组织代表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最终,投资70万元、新建口径20厘米、长度1700米的管道在汛期前顺利竣工,有效解决了600余户居民的用水难题,让村民们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充足、干净的自来水。​

  优化民生服务供给,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浦南镇人大坚持“惠民生”与“解难题”相结合,积极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与专题协调会。全年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4次,召开专题协调会2场,充分发挥全镇21家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的作用。两级代表共接待选民43人,收集问题建议11条。针对基层医疗短板问题,人大代表们持续关注并推动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工程。2024年,投入资金26 万余元对官阳村卫生室、太平村卫生室及浦南中心卫生院老院区进行全面升级,从房屋结构加固到内部装修优化,焕然一新的卫生室环境让周边3000余村民受益,群众就医舒适度显著提升,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创新“代表项目行”靠前监督,护航产业项目落地。浦南镇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项目行”活动,在产业项目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浦南镇中小企业园一期建设过程中,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挂钩项目靠前服务。代表们与施工方和村集体开展“三方会谈”,深入了解影响工作进度的难点、堵点,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如今,新建的三栋三层标准厂房,建筑面积达25985平方米。园区良好的硬件条件吸引了百竹商贸、苏州时代华景新能源、金风科技清洁能源、山东郯国国际贸易包装材料等多家企业,目前正积极洽谈入驻相关事宜,为浦南镇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

  从饮水安全到医疗保障,从产业振兴到民生福祉,浦南镇人大以“挂钩督办”压实责任链、“民生服务”织密保障网、“靠前监督”筑牢防护堤,构建起立体化履职体系。这不仅让民生实事项目从“纸面承诺”变为“群众笑脸”,更在产业项目落地、镇域经济提质中注入人大动能,实现了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的同频共振。站在新的起点,浦南镇人大正以机制创新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基层治理的时代考卷上续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彩答卷,奋力谱写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新篇章!​(韦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