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江苏站科普活动在南京举行。江苏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汪志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主任孙岩军、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刘峰出席活动,在预防接种、医防融合构建“社区-家庭”疫苗守护圈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如今,江苏正以智慧化、精准化、便民化为突破口,构建覆盖城乡、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免疫防护网。江苏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汪志国致辞表示:“我们希望聚焦江苏居民实际的疾病预防需求,打造更接地气,更贴民生的疾病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共同推动地方形成成人预防服务新范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中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切实提高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江苏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汪志国

  别让神经痛毁掉广场舞,远离带状疱疹积极预防是关键

  以带状疱疹为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常伴有神经痛。人群普遍存在患带状疱疹的可能性,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数据显示,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并且,带状疱疹的疼痛可贯穿病程全过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年轻的带状疱疹患者相比,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更容易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更严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主任孙岩军表示:“带状疱疹是一个难治性的疾病,很多人得了之后疼痛如针扎、电击。有一位在三叉神经部位得带状疱疹的患者,已经严重到影响眼睛,检查时视力严重下降,要知道最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失明。这类患者,我们除了帮助他做好带状疱疹的治疗,尽早远离疼痛回归到正常生活以外,也想借此呼吁大家,一旦胸腰部发生刀割样、针刺样的疼痛,一定要尽早来医院做规范诊疗。我们更希望,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有主动健康的意识,关注到自身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更好地享受健康生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主任孙岩军

  带状疱疹目前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提前预防远比发病后治疗更能守护健康。其中,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抵抗力、清淡饮食、适度锻炼等来预防带状疱疹。

  减少中老年人多病共存风险,需要做好慢性病和带状疱疹的双重防护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要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生。由于免疫力的下降,这类人群更容易叠加感染带状疱疹。有数据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39%,糖尿病患者感染该疾病的风险增加26%。一旦感染,不仅会导致疾病管理和治疗成本增加,相比一般人群疼痛程度更强,对生活质量影响更严重且持久。

  孙岩军表示:“我国老年人多病共存的风险很高,特别是一些本身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带状疱疹,患病后危害也更加明显。以心血管疾病为例,部分患者叠加带状疱疹后可能发生一些出血性改变,加重病情。建议像心血管疾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不能忽视像带状疱疹这种感染性疾病的侵袭。预防远胜于治疗,积极行动很关键。目前,像带状疱疹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尽早预防,避免‘缠腰痛’的发生。”

  社区是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免疫圈

  社区是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是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创新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基层智慧是关键。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刘峰表示:“为了更好地做好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不同人群的接种体验,首先我们增加了成人疫苗门诊接种时间。比如,我们预防接种门诊为周一至周六,方便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人来接种疫苗。我们会根据每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时间段设定相应的疫苗接种专场,比如流感专场、老年人专场、慢性病人群专场等。另外家庭医生团队会定期到各居委会、小区发放宣传手册、进行科普讲座等积极宣传相关疾病预防和疫苗知识。未来,社区将在优化流程、强化宣教的基础上,持续提升中老年人预防意识和疫苗认知,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支点的‘免疫守护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刘峰

  刘峰进一步说,需要鼓励医生在日常看诊中针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也要对重点人群有其他高危风险的疾病进行预防知识讲解,并给予重点高危人群开具成人疫苗处方建议,将疾病预防融入到日常的慢病诊疗和管理中。此外也需要他们针对患者预防接种的一些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和科学说明,如哪些人可以接种?什么年龄可以接种?接种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他特别强调,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此外也需要关注禁忌证,例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