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南京市建邺区检察院联合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等单位,举办“南京云锦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活动。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云锦行业协会、市版权保护协会及省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等单位相关人员参会,共商非遗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路径。
聚焦非遗保护痛点,凝聚多方合力
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首,是南京重要的文化名片,但长期面临知识产权侵权、不正当竞争以及产品质量问题等行业发展难题。
建邺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何林生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初云锦研究所《金蟒招财》作品著作权被侵权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暴露出非遗行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权利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检察机关将以司法履职为切入点,为非遗传承筑牢法治屏障。”何林生强调。
明晰检察职能,强化协同治理
活动中,建邺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副主任张宇系统解读了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四大职能:刑事检察严厉打击侵权犯罪、民事检察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行政检察监督执法行为、公益诉讼守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针对侵犯南京云锦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将继续协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履职,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专家支招,破解维权难题
南京市版权保护协会专家丁昊旻现场演示了版权作品登记流程,并建议企业“固定创作证据,及时申请版权登记”。
建邺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陈丹介绍了南京云锦等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体制沿革及现状,建议行业协会和南京云锦企业加强地理标志推广运用,并采用版权、外观设计专利等有效的知识产权工具保护自身创新成果。
江苏省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张国良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非遗传承中商标抢注、商业秘密泄露等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本次活动还收集并展示了参会企业已经申请了版权登记的南京云锦美术作品,供参会人员了解和学习。
借力专家志愿者,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活动现场,建邺区检察院聘请4名云锦行业专家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为公益诉讼案件提供专业支持。南京云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晓伟表示将推动南京云锦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创新,并对侵权行为制定反制措施预案,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工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诚表示希望相关部门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南京云锦等非遗行业的保护和促进:一是建立为非遗行业提供专项服务的工作机制,二是通过培训班等形式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知识产权意识,三是健全行业标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修订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并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认证体系。
建邺区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努力,为南京云锦传承和发展营造一个更加优良的法治环境。(仝运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