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十佳案例”和15个“优秀案例”名单,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报送的2个案例分别入选。此前,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征集评选了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专题介绍相关案例。

  近日,扬州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扬州市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案例,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这项行动紧密围绕扬州建设产业科创名城的总体目标,借力“揭榜挂帅”创新模式,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点对点的松散合作向系统紧密式合作转变,有效促进了高校优质成果向企业转化落地。

  扬州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坚持“围绕成果端、对接企业需求”的服务宗旨,连续第四年开展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科技镇长团、“科创助航”特派团、技术转移专业服务团、科技人才服务专员及金融服务专员组成的“三团两员”企业服务体系。在这项行动中,中心通过“出榜、发榜、揭榜、竞榜、奖榜、助榜”六个流程步骤,搭建了全流程对接平台,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细落实,促进企业与高校成果高效对接与转化。

  此次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了企业需求与高校成果的深度对接,在活动中巧妙嫁接了国家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和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等国家、省级成果推介赛事。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心共走访服务扬州市543家企业,并与全国33所理工科高校院所进行对接,征集发布高校专利成果1500余项,并匹配企业技术创新需求635项。同时,来自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117家高校院所的专家团队共对接451项企业技术需求,累计对接频次达到665次,使得本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对话更加精准高效。

  在众多成果转化案例中,扬州“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该行动,促成了高校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本地企业112项,总成交金额高达8317.6万元。其中,江南大学的4项技术秘密成果先后在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成功转化,签订技术合同总金额达800万元。特别是“低黏度超支化环氧树脂”项目的实施后,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预计更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绿色生产和固废处理提供了先进解决方案。江苏中兴蓝光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牵头促成的南京大学专利技术转让项目,也在中试阶段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转化成效,扬州市在专项行动中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从科技人才“揭榜挂帅”项目、技术吸纳奖励、高校院所补贴到中介服务奖补等措施,为企业转化高效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中心还联合江苏银行扬州分行推出定制化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产品,建立“揭榜挂帅”科技金融服务站,对签订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合同进行贷款利息抵扣支持。这种“科技+金融”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门槛,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服务企业超过150家,授信余额已超10亿元。

  扬州市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此次“揭榜挂帅”专项行动,形成了“1+9+N”的工作机制:在市级打造统一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县市区建立分中心,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通过这种多层次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模式,政府部门实现了对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优质成果的精准匹配,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同时,专项行动中成立的“三团两员”服务体系和15支党员先锋队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张本甫 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