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4月26日电(张本甫)26日上午,正值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江苏·南通分会场活动在创新区创新谷9号楼知识产权大厦举行,标志着南通知识产权服务业迈入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南通滨江临海、紧邻上海。2024年全市GDP突破1.24万亿元、增长6.2%;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25.3亿元、增速6.0%,分别高出全国0.6个百分点。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5.5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百亿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118家,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南通市副市长李玲表示,南通将持续优化“一站式”“四链融合”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头部机构和优质项目落户,共同打造立足南通、辐射长三角、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在致辞中表示,江苏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省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第一,南通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市综合考核连续蝉联优秀等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拥有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当天,南通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正式开园。南通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吴佳华与南通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徐加明先后作推介。

  徐加明表示,南通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正处于“最活跃时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85%,高新技术企业4348家,中小科技型企业逾8000家,去年发明专利授权突破1万件。产业加速转型、“出海”需求激增,以及与上海、苏州“同城化”进程,都为知识产权高端服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空间。集聚区通过“政务+商务”“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预审、维权援助、交易运营等行政司法资源,集成代理、运营、证券化等中高端服务,将成为长三角“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样板区;同时,高标准建设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南通分中心及多语种海外服务分中心,彰显“国际化”发展路径。

  开园仪式上,8家首批入驻机构接受钥匙交付,8家第二批机构现场签约;随后,江苏省5G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揭牌,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专利预审领域,标志着南通知识产权服务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南通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及十大典型案例、十大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也在当天发布。白皮书从管理、创造、保护、运用、服务、人才六大维度全景呈现南通“双示范”建设成果。典型案例涵盖版权侵权、假冒商标、商业秘密案件,专利转化案例遍及高端装备、新材料、3D打印等领域,凸显南通在创新保护、转化运用方面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