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如东县曹埠镇跨岸村锚定“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美好愿景,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深度交融,让古老村庄焕发出崭新活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水岸共治,绘就“生态水道”新画卷

  跨岸村境内河网纵横交错,曾因河道淤塞、岸坡荒芜,严重影响生态与美观。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村里以“水清、岸绿、景美”为行动纲领,大力推动河道整治工程。2024年以来累计疏浚河道 11公里,对部分河道实施打桩加固,并对河岸两侧进行绿化美化,让河岸线重现“杨柳青青春色明”的诗意画卷。同时,跨岸村创新推出“以渔护水”模式,引导村民分段养殖生态鱼苗。如今,河道不仅水质明显改善,还成为村民增收新渠道,“生态水道”正成为跨岸村的亮丽新名片。

  共治共享,激活“全面整治”新动能

  为打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跨岸村集中力量对村主干道路、卫生死角进行多轮排查,开展“地毯式”清理,全面推动人居环境质量大提升。在整治过程中,村里充分发挥党员及群众力量,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小组板凳会等方式宣传,用接地气的语言普及生态环保理念,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如今,“要我治理”变“我要治理”的转变思想在跨岸村蔚然成风,村民们主动投身整治行动,成为乡村环境改善的主力军。

  智慧共管,构建“长效治理”新格局

  为打破环境整治“反复治、治反复”的困局,跨岸村积极探索创新,推出“积分制”管理模式。精心制定积分清单,定期组织乡贤、网格员、村民代表进行打分,并定期进行公示,村民凭借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极大调动了大家爱护环境的积极性。村里组建志愿服务队,每月固定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让环境整治成为常态化,用制度保障环境治理长效化。

  如今的跨岸村,以生态为基底、以共治为路径、以文化为纽带,实现了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良性循环,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蒋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