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黄海之滨射阳县临海镇的八大家集市,恰似一枚镶嵌在岁月长河里的明珠,历经时光淬炼愈发璀璨夺目。每逢3、8尾数的日子,这里便人声鼎沸,一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乡村盛会准时上演。
天还未完全破晓,街道早先的寂静已被打破,商贩们驾驶着货车,早早地来到集市。他们轻车熟路地停稳车辆,动作利落地在摊位架上铺展薄膜,将琳琅满目的商品码放得整整齐齐。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骤然响起,宛如一支支灵动的号角,唤醒了沉睡的集市,也奏响了乡村烟火的序章。
漫步集市,各种新鲜副食品,勾起人们对农家美食的向往;手工编织各式各样的柳制品,精巧别致,充满民俗风情;晶莹剔透的糖葫芦,裹着甜蜜的糖衣,让人垂涎欲滴……从日常用品到特色美食,从手工艺品到农副产品,集市上的商品应有尽有,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展现出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八大家集市作为射阳河北最大的集市,历史悠久,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现如今的八大家集市早已超越了传统交易场所的范畴,成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孵化器。射阳县临海镇副镇长掌权满怀自豪地介绍:“对于乡镇而言,赶大集不仅满足了农民的交易需求,更是提振乡村经济的有力举措,为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力。”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乡村大集的带动下,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的收入也节节攀升。
近年来,临海镇因地制宜、因“集”施策,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拓展逢节市场。除集镇逢3、8的日子赶集外,该镇中五社区按1日、6日开集,团洼社区逢2日、7日开集,双洋社区逢4日、9日开集,六垛社区逢5日、10日开集,形成了群众天天有集赶、商贩循环出摊位的繁荣景象。同时,该镇对集市进行全面规范提升,增设大量摊位,优化服务质量,积极引导动员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入市经营。对于区位优势明显、人流量大、交易频繁的八大家大集,更是全力支持其改造升级为日常性集贸市场。
在临海镇农贸市场大集上,各式农具琳琅满目,钉耙、铁锹、柳编木制器具等,展现着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当地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凉皮爽滑、馓子酥脆、地瓜番茄香甜可口;泥螺、小蟹、带鱼等海鲜,新鲜肥美;西瓜、草莓等水果,香甜多汁,让群众尽情享受舌尖上的甜蜜。吆喝声、还价声、鸡鸣犬吠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非凡的乡村交响曲。
八大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家斌感慨地说:“八大家社区距县城35公里,农民去县里出售农产品和购买商品十分不便,在本地大集上交易就成了大家的约定俗成。赶大集早已融入临海人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
农村大集还是农技下乡的重要平台。近日,临海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组织的“科技赶大集”活动在集市上开展得如火如荼。围绕小麦、大蒜、蔬菜、植保、土肥、农机、种子等方面,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咨询服务,现场解答疑问,并发放科技资料,进行手把手教学,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送到农民身边。
不仅如此,大集还赋予文旅融合新动能。“文化大集”“非遗大集”“云上大集”等特色板块纷纷亮相,文艺巡演精彩纷呈,非遗剪纸技艺令人赞叹,直播带货助农活动热火朝天。通过“观非遗、赏民俗、品美食、购好物,游临海”的立体化赶集体验,广大市民与游客深切感受到传承千年的临海传统文化,品味到物阜民丰的人间烟火。
如今的射阳临海大集,正以崭新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它不仅是农民的致富之路,更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为乡村的繁荣发展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张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