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船歌相闻;华灯映照,游人如织。正值周末,各地游客从四面汇聚而来,徜徉在古镇周庄的亭台深巷与绚丽光影中,感受“夜周庄”的独特魅力。
“周庄这几年变化太大了”。行走在清凉光滑的石板路上,上海游客张先生和家人发出由衷的感慨。
周庄在变,变得越来越“潮”了。
霓裳飞舞,鼓乐声声。 4月25日晚,在周庄“一幕江南”广场,“织韵江南·无界新生”《只此周庄》焕新展演正在精彩进行。在流光溢彩的周庄全福塔下,一幅幅如梦如幻、摇曳生姿的宋代人文画卷在舞台上次第展开,通过沉浸式演艺与时尚秀场的创新结合,现场数百名观众穿越到900年前的水乡,从“看戏人”成为“入戏者”,感受千年古镇的独特风韵。
由周庄镇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手打造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是“文旅+时尚+科技”跨界融合的成功探索。自去年7月首演以来,累计演出超500场,至今已经接待海内外观众突破10万人次,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投资创业范例”“长三角古镇文旅消费新场景”等殊荣,也是昆山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重点文旅项目。
焕新推出的《只此周庄》深受好评。(朱雄杰 摄)
近年来,周庄全力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将古镇自然风光与时尚文化元素、现代数字科技有机融合,营造江南古镇的“潮味”和“年轻态”,满足游客个性化、智能化体验需求。湖畔春日音乐会、汉服快闪演出、戏游周庄……通过时尚的演绎形式,让传统的旅游向文化跨界、产业跨界和体验跨界发展,吸引未来消费客户群,古镇周庄“打破次元壁”,精心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通过运用数字孪生、空间计算、实时云渲染、AI等数字技术,周庄不断丰富古牌楼、双桥、沈厅等旅游场景的数实融合互动体验,为游客带来崭新的游玩体验。一大波古镇热门景点IP,乘“云”而上,不仅成为周庄持续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诠释,也为古镇塑造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新优势注入强劲动能。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周庄! 在这里,传统的水乡风情与新潮时尚元素彼此碰撞,让我对她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位杭州游客评价道。
周庄,变得越来越“精致”了。
夜色降临,周庄南湖湾大桥仿佛一条透明的玉带,穿湖而过。长桥之上,人们凭湖临风,赏月观灯,怡然自得。
百变周庄,愈夜愈美丽。为了丰富游客游览体验,留驻客人们的脚步,周庄特意打造了以夜渔、夜戏、夜画、夜囍、夜宴、夜禅、夜月、夜泊“八夜”为主题的“夜周庄”体验产品,铺陈出一幅独具风情的水乡古镇夜生活画卷。
近年来,“夜周庄”不断升级,通过融合声光影新技术,古镇巧妙整合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空间、旅游景观空间和产品体验空间,让游人充分感知、体验周庄之美:人们在蚬江湾畔聆听渔歌唱晚;在梨园古戏台品味水磨昆腔……从“中国第一水乡”到“有一种生活叫周庄”,再到“夜周庄”全域旅游催生蝶变,“周庄生活美学”深入人心。
“夜周庄”散发迷人风情。(胡永春 摄)
“游玩途中,上了个洗手间,被周庄的贴心和精细get到了。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内有空调、香氛,液晶屏上播放着昆曲名段……”来自青岛的高女士说。
围绕“建设世界最美水乡”目标,周庄人步履不停:启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古镇面貌焕然一新;以创建省级水乡风情小镇为抓手,重点实施古镇产品精致化提升工程,引进富春茶社、南湖酒肆、太湖雪丝绸文化馆、铂尔曼酒店等一批文创企业、休闲业态,古镇服务承载能力大大提升。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春日的周庄如同一幅美丽画卷。(胡永春 摄)
周庄,变得格局越来越“大”了。
周庄很小,38.96平方公里镇域面积,开车约半小时,便可绕行一圈;周庄又很大,头顶“中国第一水乡”的光环,每年接待游客约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位居全国古镇景区前列。
近年来,周庄目光向外,加速培育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一批优质项目纷纷落户周庄:打造周庄生活数字景区,推动游客消费体验迭代升级;牵手阿里巴巴,投资20亿元精心打造周庄数字梦工场项目,汇聚近50家影视上下游企业落地发展,营收持续增长。
聚焦“古镇新空间”,周庄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深入探讨古镇人居、产业、文化、生活等新空间与旅游体验的创新融合。围绕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持续擦亮古镇文化金名片,努力打造旅游首选目的地,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要求,周庄全力推进文旅融合,打通古镇发展的“任督二脉”,架起产业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一个“第一水乡”的现代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古镇核心景区内,周庄玩转“旅游+”,生命奥秘馆、云谷田园……以创意、文化和主题盘活一个个独立旅游空间;
在古镇核心区外,万三酒厂、 “周庄·香村”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乡村文创休闲综合体。
从0.47平方公里的“袖珍”古镇到38.96平方公里的壮阔水乡,周庄全域旅游新布局轮廓日渐成形,“旅游+”生态结出累累硕果。
周庄在变,周庄也一直没有变。
来过周庄的人,总会心生一份熨贴温暖的亲近感。“宋元的桥、明清的街巷、现代的人”,在这里,一眼望穿千年,游走其间,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吴风古韵,还有一座小镇的发展自觉和模式坚守。
周庄恪守“一盘棋”科学开发的原则,有效保护了古镇原始风貌。(朱雄杰 摄)
作为古镇保护模式的输出者,周庄在做好文旅文章的同时,始终恪守“一盘棋”科学开发的原则:将0.47平方公里的周庄古镇保育成为原住民栖息的家园,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区至今仍焕发着在地生活的光彩;尊重古镇的原始风貌和独特肌理,不引进一个破坏生态的项目,不搞涸泽而渔式的开发。“透过周庄这扇‘窗户’,我观察到中国近年来在发展理念中对环境越来越重视,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最打动人的气质。”一位外国友人赞叹道。
紧扣文化发展的脉搏,周庄精耕细作,以生态优势催化产业胜势,以现代化理念、国际化视野、精品化意识谋划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擦亮“中国第一水乡”金字招牌,向着‘世界最美水乡’目标奋力迈进。(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