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从常州海关获悉,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8%,增速居苏南第一、全省第二。

  当天在江苏百思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塑车间,3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着将智能真空保鲜盒打包装箱。该公司日均产能最高可达6万件。“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保鲜技术,能将食品保鲜时长提升至传统产品的3倍以上。”公司技术总监吕平平介绍,作为专注智能家居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推出智能真空保鲜盒、智能真空米桶、智能真空茶叶罐等系列产品。依托自主研发团队以及和河海大学、常州大学的深度合作,企业在智能保鲜技术研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其最新研发的真空储物罐已进入质检认证阶段,预计6月底全球首发。

  百思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九成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一季度海外订单突破9000万元,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半年度目标。”公司董秘金清华表示,今年将重点开拓东盟市场,目前已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布局。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520.8亿元,增长19.1%,增速高出全市整体6.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一季度进出口295.1亿元,同比增长3.2%。国有企业一季度进出口20.9亿元,同比增长11.3%。

  外商独资赛得利(常州)纤维有限公司深耕绿色纤维领域,其主打产品莱赛尔纤维因具备可降解、舒适性强等特点,在医用敷料、高端服饰等细分市场广受欢迎。2024年,该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7.4%。今年一季度,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产销同比增长30%,进出口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26%,产品主要销往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季度,全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714.8亿元,增长14.4%,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85.4%,贸易自主性持续增强。在贸易伙伴方面,常州市对欧盟、东盟分别进出口154.9亿元、1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32.7%。此外,新兴市场贸易发展迅速,对金砖国家、非洲分别进出口145.2亿元、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9.5%。

  据悉,为满足各类外贸企业发展需求,常州海关主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企业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讲解加工贸易支持政策,同步指导企业完成加工贸易备案、单耗核定、出口报关等全流程业务。同时,持续扩大“汇总征税”覆盖面,实现纳税手续“化零为整”“一键交税”,让企业充分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