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将至,蒜薹采收进入黄金时期。近日,射阳县临海镇老科协分会迅速行动,组织老科技工作者与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开展科技指导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不仅手把手教蒜农科学采摘蒜薹,提升蒜薹和蒜头产量、保障品质,还深入收购场所维护秩序,为蒜薹收购保驾护航,获得蒜农与收购人员的广泛赞誉。

  

  4月29日,晴空万里,微风拂面。临海镇老科协分会会长戴秀珍带领老科技工作者、志愿者走进同胜社区大蒜无公害生产基地。蒜田里,清脆的“咯嘣、咯嘣”拔蒜薹声此起彼伏,浓郁的蒜香在空气中飘散,成片绿油油的大蒜长势旺盛,勾勒出一派丰收的美好景象。

  在该社区一组黄建领的大蒜田内,戴秀珍等人一边娴熟地帮助蒜农采摘蒜薹,一边分享拔蒜薹的实用技巧。该社区老科技小组组长江仁才凭借丰富经验,耐心讲解:“采摘蒜薹时,一手稳稳捏住上部,另一手轻轻拉动,听到‘咔嗒’声后匀速抽出,用这种方法,蒜薹不易折断,采摘速度快、质量高、效率也能大大提升。”此外,老科技工作者们还围绕蒜薹扎把、分类采摘方法、最佳采收时机,以及蒜薹采摘后蒜头膨大生长期的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与蒜农进行深入交流和细致指导。

  

  随后,戴秀珍一行来到杨远保鲜库蒜薹收购现场。他们详细了解蒜薹收购价格与市场行情,主动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据保鲜库业主徐向阳介绍:“今年的蒜薹新鲜嫩绿,品质上乘。当下,地膜蒜已进入收获高峰期,我们保鲜库库容量达200吨,目前每天入库蒜薹约40吨。”收购点内,车辆往来不断,蒜农们忙着运送新采摘的蒜薹。一捆捆碧绿鲜嫩的蒜薹,经过称重、计价、入库、上架,顺利进入保鲜流程。忙碌一天后,蒜农们数着手中的钞票,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直至傍晚,老科技工作者们才结束工作离开。(李军 张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