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创新与奋斗是创造奇迹的唯一捷径。近日,在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南营村,一起探寻这里的“致富密码”——小小蘑菇如何撑起乡村振兴的“致富伞”,书写千万元年产值的发展新路。
走进位于刘老庄镇南营村的江苏益珍茵食用菌产业项目基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大棚内,层架式栽培的平菇菌包层层叠叠,宛如一片“白色森林”,长势格外喜人。谁能想到,这些小小的蘑菇,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鸟瞰蘑菇大棚。(谷雨 摄)
基地占地26亩,46栋共72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整齐排列,46套食用菌养殖机组有序运转,为平菇生长营造出适宜的恒温恒湿环境。江苏益珍茵食用菌产业项目负责人李驰介绍道:“我们的菌包来自实验室自动生产线,涵盖自动打包、自动拌料、灭菌、自动接种等环节。虽然是自动化流程,但也需要人工辅助,和以往农民工手动操作大不相同。而且我们的原料都是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稻壳和麸皮这些原生态无污染的东西。”这些原生态材料,经自动设备处理后,再进入灭菌、接种环节,高效又规范。这里年栽培平菇菌包460万包,日产平菇约5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工人采摘。(朱治烨 摄)
在26号大棚,工人朱延花正熟练地采摘平菇。她笑着分享:“以前在家种田,收入不稳定。现在蘑菇厂办起来了,我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到了技术,以后还能在家搞经济!”像朱大姐这样在基地就业的周边群众有50余人,蘑菇产业实实在在地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和新的希望。
为了提高产值,企业不断完善生产链。在销售方面,充分发挥淮阴优越的区位优势,产品远销上海、常州、南京、武汉等地。线下通过冷链车直运批发市场,线上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生鲜平菇。面对市场波动和尾货问题,企业积极延长产业链,与丁集蕼源丰酱油厂合作,将滞销的平菇加工成平菇酱,即将大量上市,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新路径。
在现场,工人们一直忙碌地将采摘下来的平菇清洗、打包,运往全国各地。谈及未来,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提升智能化水平。南营村也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刘老庄镇南营村村委会委员、会计刘箫洁说:“这个企业一年能给村集体带来大概40多万元的收入。我们南营村还有草莓、碧根果、葡萄等农业产业,后续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让更多富民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崔希晨 朱治烨 谷雨 翟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