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国资国企全力迎“烤”验战高温——

  保生产不断档 稳民生不松弦

  江苏多地接连突破35℃高温,部分地区体感温度直逼40℃,城市仿佛置身“蒸笼”。面对高温天气“烤”验,江苏国资国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守护城市运转、保障民生需求。

  7月4日上午10时,烈日高悬,走进徐矿集团徐矿发电公司1号机组,机组钢架摸起来都有些烫手。“设备温度、电压、油位正常,接线无松动,运行正常。”职工李宗昌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记录数据、排查隐患,汗水很快浸湿前胸后背。这种“桑拿模式”没有影响他细心耐心的工作劲头,赶往下一个责任区继续“暴走”。

  4日下午,最高温度近40℃,省粮食集团淮安库内空气仿佛凝固,运粮机器轰鸣,滚滚热浪扑面。粮仓内,质检员代紫薇正在进行粮食检验化验工作,她手指接过滚烫的麦粒,进行分区取样、精准检测。另一旁仓储管理员仔细检查粮食输送带运行,严密监控设备状态,确保装卸顺畅、运转不歇。

  当前正值水稻返青分蘖期,江苏农垦全力保障秋粮生产。在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四大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队长陈琪手指轻点手机屏幕,不远处的水利智能闸门应声升起,汩汩清流涌入田间。陈琪手中的手机化身“数字管家”,屏幕实时跳动着土壤湿度、气温等关键数据,卫星遥感地图清晰标注着不同区域的灌溉优先级,深绿色区块正“按需畅饮”返青水。

  4日11时,南京港龙潭港区室外温度38℃。设备保障部大型设备维修班班长胡宇轩站在40米高的岸桥上检修设备。不到半小时,汗水便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头发,橙色工作服紧紧贴在背上。他完成一台岸桥检修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台,一趟下来衣服都湿透了。

  省铁路集团迎战热浪“烤”验,全力保障旅客出行。江阴站设备维保单位对站内所有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徐州东站针对大客流提前部署,动态调节空调,制定重点车次应急预案。扬州站重点检查车站空调系统、电力设施,“高温时段,我们每两小时测量站台电梯温度,一旦超过38℃就将启动应急方案,全力保障旅客出行。”站长缪俊杰说。

  酷暑暴晒下,江阴大桥钢箱梁化身滚烫“铁板烧”,表面温度超过45℃。江苏交控扬子江公司江阴大桥养护员毛学清正躬身于闷热的钢箱梁内部,在热浪翻涌的密闭空间里查看钢箱梁裂缝情况,安全帽下,汗水如溪流流过眉骨,每一次俯身检查焊缝,汗珠便滚落至箱梁底板,“裂缝修复一刻也等不得!”说着,他继续向前检查下一处焊缝。

  7月初,国信滨海港发电公司两台百万机组负荷在灼人的空气中持续攀升,环境气温多次逼近40℃。在酷暑的“烤”验下,“滨电铁军”以万全准备战高温、保设备,扛起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责任担当。发电部运行人员巡查发现4号机组发电机励磁小室制冷设备突发故障,室内已迅速升温,运行人员立即采取通风措施,并紧急加装轴流风机加强散热,确保设备温度不超限,保证了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炎炎夏日,苏盐集团盐海化工公司电解槽厂房内温度超过60℃。电解工段长助理耿聪和工人们正专注地测量着电解槽电压,这一台台“大烤炉”,是公司整条生产线的关键核心,工人们需要时刻关注着工艺、设备的细微变化。长时间“蒸烤”模式,让工人们汗如雨下,豆大汗珠在地面上溅起小水花,每天2万步打底的脚程让“干湿往复”的工作服后背上出现形态各异的“盐碱图”。

  面对高温炙烤,中江国际集团建设者在钢筋水泥间,用汗水浇筑城市的高度。徐州市翠屏山M地块项目现场,正在推进至外立面真石漆喷涂与室外雨污管网铺设的关键阶段。建设者们在酷暑中稳步推进每一道工序,清晨天微亮便投入工作,“高温酷暑对作业面干燥速度、材料调配提出更为精细的要求,我们通过科学组织、精细管理,确保高温下各项工程有序推进。”项目负责人表示。(李晞 倪敏)